虚假诉讼罪是什么时候入刑法的?

  • 文章来源:湖北全品律师事务所
  • 时间:2024-07-26
虚假诉讼罪在二零一五年被纳入我国《刑法》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虚假诉讼罪系指行为主体通过编造不实事宜发起民事诉讼程序,妨碍正常的司法秩序,或者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违法行为。一旦行为人达到了虚假诉讼罪的刑事立案标准,通常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的附加处罚。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虚假诉讼罪刑事拘留后果有哪些?
针对虚假诉讼罪的刑事拘留,其潜在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如下四点:
1.相应的罚金或者拘役: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明确规定,如果行为人被证实犯有虚假诉讼罪,那么他们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的严厉刑罚,同时还有可能被判处或者执行罚金。
2.财产上的损失:这种情况下,被告方有义务为他们的虚假诉讼行为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3.社会声誉及信用度的损害:由于犯罪记录会对个人的社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诸如就业、贷款等诸多领域受到限制和阻碍。
4.民事责任的承担:除了刑事责任之外,被告方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假诉讼罪自2015年起正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之中。该罪行所指控的犯罪行为是行为人蓄意编撰虚假情况,向司法机构发起民事诉讼,从而严重干扰了司法过程或者对他人的权益造成了侵害。对于那些已经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犯罪分子,他们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严厉惩罚,同时还会被课以相应的罚金。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岳家嘴山河大厦2105
电话:400-685-6769

扫一扫 微信二维码
联系我们

© 2024 湖北全品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4061116号-1    

提交法律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