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可以不付赡养费?
- 文章来源:湖北全品律师事务所
- 时间:2024-09-10
在特定的情形下可以允许晚辈免予支付主动抚养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对于尚未结婚或者已经离婚的成年人子女,如果他们自身没有经济来源,缺失劳动能力并且无法独立自主地生活下去;
其次,对于已经结婚的成年人子女而言,若他们本人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经济收入,而整个家庭所获得的收入也仅能勉强维持当地基本的生活水准,那么这部分子女也是可以考虑适当免除抚养费用的;
最后,对于那些侵犯了子女权益的父母,如子女死亡、遭受虐待或者遗弃子女、甚至可能构成非法强奸罪行等严重违法行为,这类受害者通常会失去向亲生子女提出抚养要求的权力,也顺便说明这些子女可以以此为由免除了自己的抚养义务。
即便是受害者主动自愿承担这项抚养责任,法律对此并不会加以干涉和禁止。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不赡养老人是否触犯法律?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并不构成犯罪,然而,如果这一举止过度或危害性极大,则可能触及刑罚边界并被判定为遗弃罪。
例如,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成年子女未积极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职责,他们的父母有权通过起诉来逼迫子女承担相应责任。
更为严重者,若子女的行为已经达到了构成遗弃罪程度的恶劣程度,那么,他们将面临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惩戒。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老人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合法途径进行自我保护和权益维护:
首先,寻求社区工作人员的介入协助。
对于那些不负责任的子女,身为长辈的老人完全可以寻求社区工作者的支持与辅导,社区也会在此过程中起到协助监督的作用;
其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如果子女仍旧拒绝履行其赡养职责,老年人们大可委托经验丰富的律师,向法院提出相应诉讼请求。
对于未能尽职尽责的赡养人来说,老年人享有要求其支付赡养费用的权利;
再者,如果子女的行为已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即身患重病、年迈体弱或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群,对其负有扶助义务却拒绝提供帮助,并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面对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严厉处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