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遗书有两个见证人,需要出庭吗?
- 文章来源:湖北全品律师事务所
- 时间:2024-10-16
夫妻共同遗嘱的见证人是否需要出庭?
这取决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与遗嘱的类型。
首先是对于自书遗嘱而言,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强制要求立嘱过程中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若见证人无法出席庭审,理论上将不影响法院对遗嘱效力的认可。
然而,一旦涉及到代书遗嘱或者录音遗嘱这样较为复杂的形式,由于见证人不在现场,因此无法准确核实遗嘱上记录的见证人是否确为真正的遗嘱见证者,有利是否能够因此确认遗嘱的合法性及有效性产生质疑。
另外,假使见证人拒绝出庭作为证人,法院可能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确认,也就意味着遗嘱原本涉及的效力也可能受到影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夫妻共同遗嘱的生效时间怎么确定?
共同遗嘱,是指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遗嘱人生前共同商定并签订的同一份遗嘱文件。
而关于“夫妻共同遗嘱”,它的生效条件则是在遗嘱中所提及到的所有继承人均已离世之后,方能奏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共同遗嘱本质上属于各方遗嘱人之间所达成的联合法律行为,因此,仅当各遗嘱人都同时具备签署共同遗嘱的愿望及行为时,这份共同遗嘱方可正式生效。
然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方想要对夫妻共同遗嘱进行修改或变更,也只需对自身所占有的产权部分提出变动即可。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遗嘱人享有撤销、更改其本人所立遗嘱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倘若遗嘱人在遗嘱生效后,执行了与其遗嘱内容相悖的民事法律行为,则可被视作是其对与其遗嘱相关条款的撤销。
针对多份遗嘱并存且相互冲突的情况,应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夫妻共同遗产怎么继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问题,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原则如下:首先判定哪些属于夫妻共有的财产中属于某一方的个人财产成分,随后剩余的那一部分就将被认定为是夫妻共同拥有的遗产。
若是被认定的对象有明确有效的遗嘱存在,并且这份遗嘱完全符合法律规定,那么我们将会首选根据遗嘱中所明确的要求来进行继承。
如果并无遗嘱留下,那就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进行法定继承。
在法定继承的过程中,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包括了配偶、子女以及父母。
对于同一顺位的所有继承人来说,他们继承遗产的份额,正常情况下都应该是相等的。
然而,针对那些在生活中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合法遗产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给予适当的关照。
另外,对于那些在被继承人的生活中承担了主要抚养责任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的时候,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份额。
当然,如果有具备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却未能履行抚养义务的话,这类继承人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应当被视为未尽到扶养义务,因此他们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应当被视为没有资格或只能得到较少的份额。
这取决于遗嘱类型和实际情况。自书遗嘱通常不需要见证人出庭。但对于代书或录音遗嘱,见证人不出庭可能影响遗嘱效力确认。如果见证人拒绝出庭,法院可能无法确认遗嘱真实性,从而影响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