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突然被冻结,什么情况?

  • 文章来源:湖北全品律师事务所
  • 时间:2024-08-16
近年来,随着“断卡”行动的开展,各家银行纷纷加强对银行卡的管理,配合公安部门对银行账户进行排查,识别资金风险,以预防、惩治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但也有储户反馈,称银行方面“先斩后奏”容易误伤正常用卡需求,且“解冻”手续繁杂,带来极大不便。对此,有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账户冻结后可及时与银行方面联系,了解具体原因,再视情况到银行网点或直接线上进行异常申诉、解冻。



“断卡”行动持续发威
“突然把我工资卡冻结了,工资发不下来,喊我去解冻,我就去就近网点,结果辛辛苦苦排了一早上,告诉我得打电话给深圳开户行。”有微博网友无奈表示。
这并非个例。近日,多名广东地区储户在微博表示,自己名下的中国银行借记卡被莫名冻结。而就在账户状态显示为“冻结”后不久,又有部分储户称手机银行APP也无法登录。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除中行外,亦有多家银行存在类似情况。有银行人士认为,大面积出现账户冻结应与配合公安部门落实“断卡”行动有关。
早在2020年10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就召开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
所谓“两卡”,一是指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个人支付账户、单位银行账户、结算卡等,也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二是指电话卡,指三大运营商发行的手机卡、虚拟运营商发行的电话卡和物联网卡等。
据了解,“断卡”行动意在拦截“实名不实人”的两卡买卖行为,斩断诈骗集团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铲除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犯罪滋生的土壤,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对于“断卡”行动的推进,不少网友表示理解。不过,也有部分储户反馈,“账户冻结来得太突然,正常的用卡需求也被‘卡’住了”“出发点是好的,但账户毕竟是个人的,通知一下哪怕短信提醒也好啊”。
还有储户表示,“解冻”手续繁杂,带来极大不便,“让我去网点解冻,但我们也要正常上班的啊,哪里有时间去网点”“我在深圳办的卡,现在人都不在深圳了,难不成还要回去解冻啊”。
对此,有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账户冻结后可及时与银行方面联系,了解具体原因,再视情况到银行网点或直接线上进行异常申诉、解冻。
有分析认为,银行方面不宜“一断了之”,首先要提高精准识别能力,减少对正常用卡的“误伤”,同时充分尊重储户的知情权,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具体情况、明确“解冻”规则。此外,通过线上办理、本地办理等方式,便利储户尽快“解冻”。

断卡惩戒可以解除吗?
一般来说,断卡惩戒是不能随意解除的。然而,如果个人能够证明自己并未参与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此外,如果个人只是因未按时缴纳通信费用而被暂停通信服务,可以在缴清欠费后,通过一定程序恢复通信服务,但这并不等同于解除断卡惩戒。
具体来说,解除断卡惩戒的可能路径包括
a. 联系银行了解冻结详情,并与冻卡单位取得联系,提供相关资料配合调查;
b. 如果确认涉及案件已处理完毕且个人并无违法行为,可以向公安部门提出解除惩戒的申请;
c. 在申诉过程中,务必提供真实、完整的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银行卡如何防范冻结?
一是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对于长期不适用、闲置或丢失的银行卡,要及时做销户处理;
二是做好有效防范,不随意点击短信、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警惕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轻信陌生电话,使用资金较少的银行卡用于网络支付。
三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出租、出售、出借个人银行卡、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存取工具,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并承担法律责任。
据了解,对于公安机关认定为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在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5年内不得新开账户,5年内不得暂停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同时计入个人征信。

遇到银行卡被冻结问题,请随时联系湖北全品律师事务所,给您答疑解惑。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岳家嘴山河大厦2105
电话:400-685-6769

扫一扫 微信二维码
联系我们

© 2024 湖北全品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4061116号-1    

提交法律诉求